量天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陕西西安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
TUhjnbcbe - 2023/1/26 23:3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权威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308/4782734.html

陕西西安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

《考古》年07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

圜丘,又名圆丘,元代以后也称作天坛,是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中国是礼仪之邦,自有史记载至清王朝覆灭,礼仪制度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子祀天祭地更是一整套礼仪制度的重中之重。在40余年中的隋唐长安城的考古与研究中,礼仪建筑是都城考古的一个缺环。为了填补缺环,弄清唐长安城圜丘的形制及遗址的保存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将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与研究确定为研究课题。

年3月1日~5月15日,我队对唐长安城圜丘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6月18日~7月2日,对圜丘遗址周围的附属建筑进行探沟勘察。现将这次发掘情况报道如下。

一、地理位置与地层堆积

唐长安城圜丘遗址位于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东去约95()米(图一)地处今西安市雁塔区吴家坟陕西师范大学南区体育场以东,南邻该校体育系中专部学生宿舍,北依该校自考中心女生宿舍,东以砖墙与瓦胡同村相隔,西南距陕西广播电视发射塔米(图二图版陆,1)。

(一)  探方及探沟分布

鉴于圜丘遗址面积较大,上下错落,地貌复杂,为了在发掘过程中便于宏观把握遗迹走向,同时也为机动车运土方便,考古发掘采用了15米x15米的大探方,在遗址主体部分按正南北方向布探方23个(图三)。因现代建筑阻隔,其中个别探方无法全面进行发掘。为了尽可能保护遗址原貌,在圜丘顶部,根据钻探情况,只解剖发掘了东北隅。另根据相关典籍记载,圜丘外围还有一些附属建筑。为了寻找这类遗迹,开挖了4条探沟,发掘面积为91平方米。此次发掘总计面积为.95平方米。

(二)  地层堆积

圜丘遗址由于占地面积广,布局结构复杂,所以覆压于其上的文化堆积也很不均匀。下面分主体和外围两部分,介绍其地层堆积°T15、T11及T7三个相邻探方的西壁剖面大致可全面反映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图四)。

1.主体部分指圜丘本身。遗址主体地貌呈山丘状,顶部平坦,腰围部呈坡状,高低起伏较大。据此,遗址主体地层堆积又可分为顶部和腰围两部分。

顶部近似圆形,直径约20米。堆积自中央往外渐薄,可分两层。以T7西壁北侧剖面为例说明如下。

第1层;灰色土,土质疏松,厚0..15米。内含零星现代瓷片、砖屑和玻璃残片。

第2层:*色土,土质较疏松,厚0.10.2、距地表深0.15-0.35米。内含少量砖瓦碎块、白灰渣屑、青花瓷片和铁器锈块等遗物。此层为近代扰乱层。

第2层之下即为唐代夯土,

腰围部呈坡状,环绕顶部一周。因受扰动,局部夯土已裸露于外。堆积可分三层。以

T11和T7西壁南侧剖面为例说明如下。

第1层:表土层。灰色土,土质疏松,厚0.05-0.1米。

第2层:近代扰乱层。*褐土,土质较疏松,距地表深0.05-0.55米。内含一些砖瓦块、陶瓷片和骨头残块等。

第3层:*色土,土质较硬,厚0.20.5、距地表深0.35-1.05米。出土了大量白灰皮屑,白灰皮一般厚0.4-1.1厘米,另外,还出土一些唐代砖瓦、砖坯、陶片及饰有图案的滑石残片等器物。应是唐代以后台基夯土逐渐损毁垮陷而形成的堆积。

第3层之下即为遗迹面或唐代夯土。

2.外围部分指圜丘本身之外的周边部分。圜丘以东、以北部分因现代建筑覆压,已无法开展工作。经钻探及局部解剖,圜丘以酉的操场内,现代夯垫层之下即为生土,文化层荡然无存。唯在遗址主体以南发现有文化层堆积。从地表至唐代地面,可分三层。以T15西壁剖面为例说明如下。

第1层:现代堆积层。深灰色土,土质不匀,或坚硬或疏松,厚0.2-1.1米。

第2层:明清堆积层。*褐色土,土质较疏松,距地表深。.2-1.15米。出土一些白灰渣屑、唐代砖瓦和陶瓷器。

第3层:唐代堆积层,局部被第1层打破::浅灰色土,土质松软,距地表深0.8—1.5米。出有许多白灰皮屑和一些唐代砖瓦,此外还零星发现几块宋代瓷片。

第3层之下即为唐代地面,因近现代扰坑破坏,局部已经缺失。

二、圜丘主体建筑遗迹

(一)  圜丘主体形制

圜丘主体部分是以*土夯筑而成的圆形高台式坛体建筑(图五、六;图版陆,2)。平面呈四重同心圆形,四层圆形夯土台基叠置而起,圆台面径自下往上逐层均匀递减,第一层为52.45~53.15米,第二层为40.04-40.89米,第三层为28.35~28.48米,第四层为19.74~20.59米。各层台高也大致相近,第一层为1.85~2.1米,第二层约1.71.85米,第三层为1.45—1.75米,第四层为1.75~2.25米。据第一层台下散水外唐代地表推测,圜丘较早时总高7.12米,后来增至7.42米。从残存状况推测,圜丘总高最大可达8.12米。环绕每层圆台,以30度夹角均匀设置十二个陛阶,陛阶宽1.8-4米。四层共置四十八个。据《大唐郊祀录》等文献记载,自北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子陛、丑陛、寅陛、卯陛、辰陛、巳陛、午陛、未陛、申陛、酉陛、戌陛和亥陛。其中子陛、卯陛、午陛和酉陛因所处方位又可称之为北陛、东陛、南陛和西陛。四层圆台间代表同一时辰的陛阶上下对应,方向一致,外观严整,其中以午陛(南陛)最长最宽。

依保存较好的子午陛中轴线,并参照其他陛阶中轴线校正,测得圜丘的方向约为°。

(二)  建筑方法及维修活动的遗迹发掘结果表明,圜丘散水、各层台面、台壁及陛阶皆以拌有麦秸的白灰抹饰,白灰皮厚0.3-1.1厘米。因此,圜丘外观庄严洁白,神圣典雅。发掘结果还表明,自内往外,各层台面略呈不太明显的坡状;自外而内,各层台壁则微微内收。

圜丘主体西部,有一进深约13米的现代防空洞。该洞伤及第二层,是直接掏挖圜丘夯土基址而成。洞口立切面即为裸露于外的台基夯土断面。断面高约2.3米,清晰可见H个平行而整齐的夯层,夯层厚14-20厘米不等。土质坚硬,呈*色。由此可知圜丘各层台基皆是由纯净*土层层平夯而成的。

钻探表明,圜丘主体夯土基底低于唐代地面约2.2米。而自第一层負壁往外3米,有一周厚约0.7,菜的夯土带。这说明当初建圜丘做基础时曾进行过大开挖。清代称这种建筑作法为“满堂红”或“一块玉儿”。隋仁寿宫唐九成宫址37号殿的基础采用的也是这种作法七这有助于防止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于圜丘这种单纯由夯土构筑的高台坛体建筑,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部分基础夯土是采用*土杂以料疆石层层平夯而成,夯层厚约12厘米。

发掘及局部解剖显示,在总体形制保持未变的情况下,由于建筑和装饰材料的脆弱性,在隋唐余年间,因遭自然力的侵蚀破坏,圜丘曾进行过多次维修。各部位遗迹都或多或少显示有移位现象。主要表现为:各层台上白灰面的上下数层叠压;各层台壁根部残存白灰面的内收与外移。以登坛者的角度,面向坛顶,多数陛阶两侧都有或左或右的移位现象。有的部位移位次数相当频繁,如第二层台的申陛左侧壁,壁面左移过一次,第一层台面随之升高7厘米。而统计该处所见第一层台面所饰白灰面,总计竟有17层之多。由此可见维修活动何其频繁。虽然如此,这种移位现象前后出入往往不是很大,一般在1~20厘米之间,于基本形制没有太大影响。所以,没有必要也无从对这些修缮活动遗存进行分期。

局部解剖还表明,在修缮过程中,有时将那些铲削或清扫而来的白灰皮屑填垫或夯打进坑凹不平、需要修补的部位或需增高加宽的部位。在受损或需抬升的陛阶之下,为加固起见,则填旧砖或垫砌成排的砖坯。

(三)遗迹细部保存状况

圜丘主体遗迹保存状况极差,只在各层台壁根部、陛阶两侧及其与台壁相接处和各层台局部台面残存一些白灰面或夯土面。据此方可看出各部位的轮廓和走向(图七一O)..,现将散水、台面、台壁和陛阶等分类介绍如下。

1.散水指环绕于第一层台壁之下的部分.由内往外,宽约3米,呈缓坡状。表面抹饰白灰,白灰面之下为夯土,夯土厚约0.7米。现以白灰面的保存状况,将散水情况介绍如下。

了丑陛间;无存。

丑寅陛间;保存较好,最宽处0.75米。寅卯陛间∶无存。卯辰陛问∶无存。

辰已陛间;一般宽0.1~0.2米,最宽处0.5米。

已午陛间;靠近第一层台壁保存较好,最宽处0.5米。

午未陛间:一般宽0.5米,最宽处0.9米(图版捌,1)。

未申陛间:宽约0.5米,最宽处0.7米。

申酉陛间:无存。

酉戌陛间:无存匸,

戌亥陛间:保存面积较大,宽约1米。

亥子陛间:无存

2.台面外表抹饰白灰面,白灰面之下即为台基夯上,自内往外,呈不太明显的坡状。以白灰面保存状况而言,第四层台面保存最好,面积稍大,其他各台在靠近上一层台壁部位保存尚可,而愈往外,保存愈差:靠近台壁的部位,台面已荡然无存。假如台壁收分忽略不计,据相邻两层台壁残存的根部遗迹,大致可推知各台面的直径和宽度:但因屡次维修活动影响,各部分台面的直径和宽度皆略有出入。

第一层台面直径为52.45~53.15、宽5.5-6.9米。

于丑陛间:台面宽约6.4米,白灰面残存最宽().34米,

丑寅陛间:台面宽约6.3米,白灰面无存。

寅卯陛间:台面可分早晚两期。两期上下错位约0.15米口早期台面宽约6.9米;晚期台面宽6.1米,白灰面最宽0.5米。

卯辰陛间:台面宽约6.7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55米:,

辰巳陛间:台面宽6.8米,白灰面无存。

巳午陛间:台面宽6.45米,白灰面无存。午未陛间:台面宽6.3米,白灰面无存°未申陛间:台面宽5.5米,靠近未陛部分白灰面残存最宽0.4米;靠近申陛部分白灰面残存最宽0.05米一

申酉陛间:台面宽5.6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22米。

酉戌陛间:台面宽6.0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4米〉

戌亥陛间:台面宽5.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65米。

亥子陛间:台而宽6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5米..

第二层台面直径为40.04~40.89、宽5.1-6.4米。

子丑陛间:台面宽5.4米。解剖显示台面可分四期。其中一期白灰面残存最宽1.6米;二期较一期台面升高0.2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9米;三期较二期台面升高0.1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4米;四期较三期台面升高0.08米,白灰面我存最宽0.47米.

丑寅陛间:台面宽5.4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18米。

寅卯陛间:台面宽5.9~6.4米,白灰面残存最宽1.2米

卯辰陛间:台面宽5.8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6米。

辰巳陛问:台面宽5.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1.45米。

巳午陛间:台面宽5.4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55米。

午未陛间:台面宽5.2-5.7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55米。

未申陛间:台面宽5.7米,白灰面残存右边最宽0.2、中间最宽0.1、左边最宽1.03米

中酉陛间:台面宽5.8米,白灰面戏存最宽0.8米

酉戌陛间∶台面宽5.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42米。

戌亥陛间;台面宽5.2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6米。

亥子陛间∶台面宽5.1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7米。

第三层台面直径为28.35-28.48、宽3.8~6.2米。解剖结果表明,该层台面可分早晚两期,其中晚期台面明显增高,台面宽度也有所增大。

子丑陛间:早期台面宽4.8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2.1米;晚期台面升高约0.5米,台面宽6米,白灰面残存最宽1.1米。

丑寅陛间:早期台面宽3.9米;晚期台面宽5.3米。白灰面无存。

寅卯陛间:早期台面宽9.3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28米;晚期台面宽5.8米,白灰面无存。

卯辰陛间:早期台面宽3.8米;晚期台面宽4.8米。白灰面无存。

辰巳陛间:早期台面宽4.1米;晚期台面升高约0.6米,宽5.1米匸白灰面残存最宽1米。

巳午陛间:早期台面宽4.55米;晚期台面升高约0.1米,宽5.4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5米。

靠近第四层巳陛左侧,经解剖台面,发现一个灰坑,坑口略呈椭圆形,东西长2.2、南北宽1.7、深1.2米。坑壁较直。坑内填满白灰皮渣屑,伴出一些唐代砖瓦。砖厚5~7厘米,背面或饰手掌纹,或饰绳纹,也有饰“X”形纹的。其中一些砖有烧熔或烧裂现象,可见是些残次品。瓦块多为素面里绳纹板瓦。另外还有一块卵石。这个灰坑可能是唐代晚期的某次修缮活动中,用于填埋打扫来的白灰皮屑而掏挖形成的。

午未陛间:早期台面宽4.35米;晚期台而升高约0.5米,宽5.4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58米。

未申陛间:早期台面宽4.5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3米;晚期台面升高0.6米,宽5.3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4米。

考古

申酉陛间:早期台面宽4.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92米;晚期台面升高0.65米,宽5.3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6米,

酉戌陛间:早期台面宽5.1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28米;晚期台面升高0.62米,宽5.4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4米。

戌亥陛间:早期台面宽5.5米,白灰面残存最宽2.1米;晚期台面升高0.6米,宽6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8米。

亥子陛间:早期台面宽5.6米,白灰面残存最宽2.25米;晚期台面升高0.5米,宽6.2米,白灰面残存最宽0.7米。

第四层台面直径为19.74~20.59米。局部解剖表明,该层台面大致可分三期:早期台顶白灰面之下即为纯净的原始夯土;中期台面较早期升高约0.15米,增高的夯土中夹杂大量的白灰渣屑,土质较硬,台上白灰面基本保存完好(图版桀,2);晩期台顶白灰面已荡然无存,但增高的夯土台基尚残存0.2米高,包含大量白灰皮屑。推测这期台面可能升高了0.4~0.7米。

3.台壁外表抹饰白灰,白灰面之内即为台基夯土。上部多已被毁,唯根底部保存状况较好。据壁根底残存和台上白灰面可测知台壁的高度。受维修活动影响,台面或抬升或削低,台壁的高度随之也屡有变动。另据壁根部圆弧走势可测知台壁的长度。局部保存较高的白灰面显示,台壁略有收分。

第一层台壁解剖显示最早时台壁高约1.85米,其后又有数次增高,最高时达2.1米。

子丑陛间;无存。

丑寅陛间:无存。

寅卯陛间:无存。

卯辰陛间:无存。

辰巳陛间:台壁弧长11.8米,壁上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07米。

巳午陛间;台壁弧长11.1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2米。

午未陛间:台壁弧长10.05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

未申陛间:台壁弧长11.8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4米。

申酉陛间:无存。

酉戌陛间:无存。

戌亥陛间:台壁弧长11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8米。

亥子陛间:无存。

第二层台壁据解剖所见,台壁最早时高约1.7米,偏晚最高时约1.85米。

子丑陛间:台壁弧长7.5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3米。

丑寅陛间:台壁弧长8.25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07米。

寅卯陛间:台壁弧长7.85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4米。

卯辰陛间:台壁弧长8.06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米。

辰巳陛间:台壁弧长7.7-8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08米。

巳午陛间:无存。

午未陛间;无存。

未申陛间:台壁弧长8.8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咼0.09米。

申酉陛间:台壁弧长8.46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同0.05米。

酉戌陛间:台壁弧长7.8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5米。

戌亥陛间:台壁弧长8.24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

亥子陛间;台壁弧长8.6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米。

第三层台壁据解剖所见,台壁最早时高约1.45米,其后数度增高,偏晚时最高达1.75米。

子丑陛间:台壁弧长5.65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55米。

丑寅陛间:台壁孤长5.8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2米。

寅卯陛间:台壁弧长5.13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米。

卯辰陛间:台壁弧长5.6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4米。

辰巳陛间:台壁弧长6.13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4米。

巳午陛间:台壁弧长5.7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45米。

午未陛间:台壁弧长5.3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3米。

未申陛间:台壁弧长5.74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33米。

申酉陛间:台壁弧长5.4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5米。

酉戌陛间:台壁弧长5.4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2米。

戌亥陛间:台壁弧长5.8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髙0.23米。

亥子陛间:台壁弧长5.8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5米。

第四层台壁据解剖所见遗迹分析,台壁最早时高约1.75米,后一度增高至2.05米,推测偏晚时最高可达2.35米左右。

子丑陛间:早期台壁弧长3.56米;晚期台壁孤长2.8米。所饰白灰面无存。

丑寅陛间:早期台壁弧长3.85米;晚期台壁弧长2.95米。所饰白灰面无存。

寅卯陛间:早期台壁弧长约3.22米;晚期台壁弧长2.3米。所饰白灰面无存。

卯辰陛间:早期台壁弧长3.4米;晚期台壁弧长2.62米。所饰白灰面无存。

辰巳陛间:早期台壁弧长4.23米,所饰白灰面无存;晚期台壁弧长3.6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2米。

巳午陛间:早期台壁弧长约3.3米,所饰白灰面无存;晚期台壁弧长2.35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米。

午未陛间:早期台壁弧长3.5米,所饰白灰面无存;晚期台壁弧长2.62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4米。

未申陛间:早期台壁弧长3.43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07米;晚期台壁弧长2.6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03米。

申酉陛间:早期台壁弧长3.5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5米;晚期台壁弧长3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

酉戌陛间:早期台壁弧长3.65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8米;晚期台壁弧长3.2米,所饰白灰面无存。

戌亥陛间:早期台壁弧长3.7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02米;晚期台壁弧长3.4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11米。

亥子陛间:早期台壁弧长3.4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8米;晚期台壁弧长3.05米,所饰白灰面残存最高0.24米。

4.陛阶每层均匀设置十二个,共四十八个“皆疏有小蹬台(台阶)。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带有棱角、三面抹光、茬口粘附草拌泥的白灰碎块,显然是小蹬台两侧角端的遗存。

面对圜丘顶部,依祭祀者往上攀登的方向,各陛阶左右两侧壁多残存有白灰面。据白灰面的保存状况,可知陛阶的走向、长度和宽度。

第一层台陛阶

子陛:无存,

丑陛:残长1米,宽度不祥。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8米。

寅陛:无存。

卯陛:无存。

辰陛:残长3.42、宽2.6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米(图版捌,4),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米。

巳陛:残长6、宽2.2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左侧壁白灰面无存。

午陛:分早、晚两期。早期残长9.3、宽3.1米,左右两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均为0.12米;晚期残长9.7、宽4米,右侧壁沿用早期,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6米。

未陛:残长4.7、宽2.3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图版捌,1),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8米。

申陛:残长4.8米,宽度不详。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7米。

酉陛:无存。

戌陛:无存。

亥陛:残长0.1米,宽度不详。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2米。

第二层台陛阶

子陛:残长0.15、宽2.3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4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9米。

丑陛:无存

寅陛:分早、晚两期,早期残长1.3、宽2.3米;晚期残长0.6、宽2.71米。两侧壁白灰面无存。

卯陛:残长0.55、宽2.6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5米,左侧壁白灰面无存。

辰陛:残长0.34米,宽度不详。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左侧壁无存。

巳陛:无存。

午陛:残长0.3、宽2.6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5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米。

未陛:残长0.1米,宽度不详。右侧壁白灰面无存,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6米。

申陛:分早、晚两期。早期长度不详,宽1,61米;晚期长度不详,宽2.3米。两侧壁白灰面无存。

酉陛:无存。

戌陛:残长0.3、宽2.2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5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咼0.26米。

亥陛: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残长1.32、宽2.4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5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3米;中期残长2.22米,宽度不详,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局0.07米,左侧壁白灰面无存;晚期残长1、宽2.2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1米。

第三层台陛阶

子陛:残长0.7、宽2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6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7米。

丑陛:残长1.6、宽2.0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6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5米。

寅陛:残长0.55米,宽度不详.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米,右侧壁白灰面无存。

卯陛:残长0.8、宽2.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咼米,左侧壁白灰而残存最咼0.15米:

辰陛:可分早晚两期,早期陛长不详,宽1.8米,两侧壁无存;晚期残长0.3、宽2.1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2米(图版捌,2),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36米。

巳陛:残长1.5、宽1.8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43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8米(图  )。

午陛:残长0.7、宽3.4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5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咼0.2米。

未陛:分早晚两期。早期残长0.55、宽2.0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1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晩期残长0.55、宽2.3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2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

申陛:残长0.88、宽2.1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1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8米。’

酉陛:残长0.5、宽2.3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6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咼0.2米。

戌陛:残长0.4、宽2.4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6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2米:

亥陛:残长0.54、宽2.12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38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咼0.15米。

第四层台陛阶

子陛:可分早晚两期。早期残长2.3、宽1.8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咼0.1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4米;晚期长度不详,宽约2.08米,两侧壁白灰面无存:.

丑陛:残长2.1、宽1.9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髙0.06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局0.04米。

寅陛:残长1.4、宽1.8米一右侧壁白灰面无存,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

卯陛:残长0.9、宽2.2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咼0.2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咼0.08米,

辰陛:无存,

巳陛:残长0.8、宽2.2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7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考古高0.09米。

午陛:残长0.47、宽3.4米。两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7米。

未陛:分早晚两期。早期陛阶长约3.1、宽约1.9米;晩期陛阶残长0.34、宽2.3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5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3米。经解剖发现,在该陛东侧之下,顺陛阶本身的方向,衬垫一排砖坯(图一二;图版荣,1),总长3.1米,砖坯呈东北一西南向侧卧竖砌,共39件,其中部分砖坯表面涂有朱砂颜料。这些砖坯一般长35、宽15、厚6厘米。应是始筑或维修过程中,为加固陛阶而砌垫的部分。

申陛:分早晚两期。早期残长0.34、宽约1.8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7米,左侧壁无存;晚期残长0.5、宽2.3米,右侧壁白灰面无存,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髙0.2米(图版捌,3)。

酉陛:分早晚两期。早期残长1.22、宽1.85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5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3米;晚期残长0.36、宽2.2-2.6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左侧壁白灰面无存。

戌陛:分早晚两期。早期残长0.5、宽1.8-2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25米,左侧壁白灰面无存;晚期城长0.85、宽1.8-2.3米,右侧壁白灰面无存,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2米。

亥陛:分早晚两期。早期残长2.3、宽1.86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3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6米;晚期残长0.52、宽2.02米,右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1米,左侧壁白灰面残存最高0.06米。

三、圜丘外围附属

建筑遗迹的探寻

按《大唐郊祀录》等文献记载,围绕圜丘主体,还有许多附属建筑,如燎炉、瘗坎、避和门等。可惜如今除西边体育场较空阔外,周围其他地方已盖满了现代建筑,无法展开工作。于是我们只在体育场的中部和南部共开挖了4条探沟。

4条探沟的发掘表明,当年在处理体育场地基过程中,已将唐代地面彻底破坏,坚硬的现代夯垫层之下即是生土。与圜丘散水附近的唐代地面相比,这里的生土面低1.5米。虽然如此,在揭掉现代夯垫层,铲光生土面后,在距圜丘第一层台壁36.4-40.6米之处,均发现生土有受过重压的现象。这部分生土土质致密,明显与外围生土不同,与人为形成的夯土也有明显差异。推测应是建筑夯墙过程中受力作用而形成的。这三处承压生土宽4.3-5米,钻探显示,皆伸出探沟。如果以圜丘中心为圆心,乂基本处于同一圆弧带上。据此我们进而推测,距离圆丘36.4~40.6米之外,曾有过一圆形墙体建筑。从距离上分析,这一建筑极可能就是《大唐郊祀录》等文献中屡次提及的“内墙”(矮墙)。倘或推论成立,其形制也应当是圆形,直径为73-80米。

四、出土遗物

圜丘遗址岀土遗物较少,但种类较多。可分为石制品、陶瓷器、砖瓦类、铜器和其他共五大类。大部分出土于各层台坍塌后形成的堆积中,个别出土于解剖的台基垫补夯土中,

(—)石制品

计5件,皆残。种类有汉白玉石器、印和滑石器。

汉白玉石器1件(T6③:25)。石质坚润,色泽莹白。不规则片状,已残。两面及侧沿磨制光滑。出土于第一层台未陛东侧的台基垮陷堆积中。通长5.1、厚1.5厘米(图一三,右;图一四,11)。据残状和侧沿走势推测,应是圭类祭器的残块。

印1件(T8③:21)。青黑色石灰岩,质地坚硬细腻。已残,可复原。长方形桥式钮,矗顶,器身大致呈正方体。器身残存三面,隐约可见阴刻的花草纹,线条流畅,草叶花瓣浑圆饱满。印面因剥蚀严重,没有发现字款。边长约12、通高11.5厘米(图一三,左;图一五,3;图一六)。推测应是祭天过程中用来象征某一神祇的印玺。

滑石器3件,均残。呈青灰色,温润有玉质感。两面均磨光,其中正面阴刻线状纹饰,背面光素。两件茬口上有明显的黑色烧灼痕迹。T6③:22,残长4.2、宽2.2、厚0.7厘米(图一五,4)。T6③:23,残长3.5、宽2.9、厚0.6厘米(图一四,9)。T6③∶24,残长4.5、宽2.4、厚0.7厘米(图一四,13)。从质地、大小、厚度和纹饰等几方面综合分析,这三块残片无疑属于同一类器物。

(二)陶、瓷器

出土数量不多。其中以陶器为主,瓷器仅为数件碗的残片。陶器以陶印较为罕见,其余多为盆、罐类容器的口沿;耳(图一三,1~5、7、12;图一四,1)、腹或底片。从这些陶片看,与以往西安地区隋唐遗址和墓葬中所见的陶器形制相同,具有明显的唐代陶器特点。而从口沿、腹片和底片的尺寸看,这些器物多是些口径大,体形高,胎体厚重的大型器皿,这在以往的发现中则不多见。此外,这些器物表面多经磨光,个别还饰以纹饰,制作十分精致,显然不是普通的民用陶器。值得注意的是,圜丘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些器形怪异的陶片,其中有一残片(图一四,6),形状酷似豆类陶器的喇叭形圈足,其外表饰以弦纹,残片上且可见有两个穿孔。其完整器物的形制和用途难于推知,但与祭天活动肯定有关。

印1件(T18③:20)。泥质灰陶。桥形钮,葢顶,器身呈正方形。表面光素无文。边长约15、通高10厘米(图一五,2;图一七)。可能是祭天过程中用来象征某一种神祇的印玺。

(三)砖瓦类

多为残块,规格参差,显然不是圜丘的正规用料。应是维修过程中,为填补或加固局部夯基而临时填垫所用的砖瓦。可分为砖、瓦、瓦当和砖坯四类。

砖皆泥质灰陶,分方砖和长方形砖两种。

方砖厚5~6厘米。正面有素面和饰莲花纹(图一八,,2;图一九,1)。背面有饰网格纹和"×"形纹(图一九,5)、"尚"字(图一九,3)或"王"纹(图一九,4)。

长方形砖个别有烧裂现象,规格明显不一。长34~36、宽约15、厚5~8厘米。表面光素,背面多饰绳纹,也有饰手掌印纹的(图一四,8)。饰绳纹的个别模印有工匠的姓名。如T6③∶3.背面印有"匠杨因圈"四字(图一九,2)。

瓦泥质灰陶,皆为残片。分筒瓦、板瓦

筒瓦一般厚2.4~2.8、最厚3厘米。表面皆打磨光亮,个别经渗炭处理,属青抿筒瓦,里布纹。

板瓦厚1.8~2.8厘米。素表里布纹。个别表面纵向模印有文字。T4③∶11,印有"赵兴"二字(图二O,1);T6③∶12,印文残存"载五"二字(图二○.2)。另外还有一种于端唇沿饰三重波浪纹的板瓦(图一五,5)。

瓦当8件。除1件完整外,其余均残。当面饰莲花纹,周边饰一圈联珠纹。T5③∶10,七个复瓣,瓣间以三角纹相隔,蕊部呈宝珠状。直径11.6、厚1.6厘米(图一八,1;图二一)。

砖坯主要发现于第四层台午陛和未陛的根基中,顺陛阶东侧壁方向成排铺砌,以巩固陛阶。坯体为纯净*土模制而成,质地坚硬。呈长方形。长35、宽15、厚5~6厘米。个别表面还可见涂有朱砂。

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些饰莲花纹的方砖坯残块,多不可复原。

(四)  铜器

仅1件,为铜钉(T17③:26),已残,仅存钉帽。钉帽呈圆形。直径1.9、残长1厘米(图一四,10).

(五)  其他

白灰皮屑是遗址中出土最多的遗物,皆是圜丘外表所抹饰白灰面的遗留,多发现于各层台壁根部附近和陛阶两侧的拐角处,另有部分出土于台基的垫补夯土或壇坑中匸白灰皮外表光洁,个别背面尚粘附有麦秸类草拌泥(图一三,中),断茬面显示,当初白灰中也拌有麦秸。白灰皮般厚0.3-1.1厘米匸

海生贝壳2个,出土于台基的垫补夯土之中。

铜钱1枚(T15③:27)。“开元通宝”钱,背面有一“京”字和月牙纹。直径2.2厘米(图二二)。

五、结语

(—)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确认

此次所揭露的遗址可确认是唐长安城圜丘遗址。该遗址的确认是考古勘察工作与历史文献研究相结合得出的科学结论。

关于唐长安城圜丘的位置,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通典》记,“武德初定今,冬至祀.天圆丘,坛於京城明德门外道东二里L《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等都有相同记载。因此,确认圜丘的关键在于明德门的位置,年~年,马得志先生主持隋唐长安城的大规模勘探工作,完成了对外郭城、皇城、宫城以及城内街道、坊市、渠道的初第7期步勘察七年,我队成功地发掘了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明德门五个门道的宏大形制,显示了长安城南面居中城门的特殊地位,明德门遗址确认了,圜丘遗址的位置也随之明确「木次发掘的遗址位于外郭城南垣以南约米,明德门遗址以东95()米,与文献记载的圜丘地理位置完全吻合.而且遗址的形制和尺寸与文献记载的圜丘形制基本相符

《旧唐书礼仪志*对圆丘有详细描述:“坛制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广二十丈,再成广十五丈,三成广十丈,四成广五丈……设樽于十二陛之间《新唐书礼乐志》对圆丘的描述简单明确:“依古四成,而成高八尺一寸,下成广二十丈,而五减之,至于五丈。而十有二陛者,圆丘也”,本次发掘的遗存为四层圆台的露天建筑,每层圆台周围都设有十二个蹬含的阶道,形制上与文献描述的圆丘完全符合..文献听记圆丘的尺寸若按唐代小尺(1尺=24.5厘米)换算,每层台高为1.米,圆丘总高为7.米;四层圆台的面径应分别为49、36.75、24.5和12.25米;若按唐代大尺(1尺=29.5厘米)换算,圜丘的每层台高应为2.米,总高为9.米;四层圆台的面径分别为59、44.25,29.5  14.75米一

与现存遗迹相比较,遗址的高度与唐小尺换算结果相近,圆台的面径与唐大尺换算结果接近,,应该注意的是圜丘沿用的时间超过3()()年,其间经过多次修缮,现揭露岀来的遗存应是晚期面貌匚圜丘在多次修缮过程中,其高度与面径的尺寸都会有一些改变。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圜丘是明清两代皇帝祀天的祭坛,原建于明嘉清九年(公元年),清乾隆十四年(公元年)和十八年二次改建,有所拓展一《大清会典》记载了改建后圜丘的尺寸,上层面径九丈,中层十五丈,底层面径二十一丈:现存天坛圜丘实测下层面径54.5米,中层面径38.5米,顶层面径23.5米,与文献记载的并不完全一致。唐长安城圜丘的尺寸与文献记载有一些出入是可以理解的。

稍晚的文献中提到明德门外东南二里的范围内还存在另外几个坛,若要肯定本次发掘的遗址是圜丘,还必须排除是其他坛的可能性。清代徐松《两京城坊考》卷二记:“外郭城……正中明德门,东启夏门,门外西南二里有圜丘及先农、籍田二坛”。徐松对圜丘位置的记录是正确的,启夏门外西南二里与明德门外道东二里是在同一个位置上的。然而徐松对先农、籍田二坛的记载却有误,有学者早就提出“启夏门外除了圜丘的另外二坛应是太一和灵星”气。

元代骆天骤撰的《类编长安志》卷三记:“百神灵星二坛,长安志云:在明德门外南郊左右。古迹犹在”。同书同卷又记:“*帝赤帝二坛在明德门外东南圆丘左右”。

根据德宗贞元年间(公元-年)王泾修撰的《大唐郊祀录》,我们可以排除赤帝坛、*帝坛、灵星坛在这个位置的可能性糙在圜丘左右的有可能是百神坛仑和太一坛气百神坛的形制是方形,高五尺,与本次发掘的遗存明显不符。太一又称太乙、泰一,是星辰中北辰之名。唐玄宗天宝三载,信术士苏嘉庆言,另立九宫神坛之祭,太一坛是城东郊九宫贵神坛上的一个小坛气唐肃宗在圆丘以东建的太一坛的形制目前还不清楚,但规模不会超过圜丘,形制也不会和圜丘相同。

综前所述,本次揭露的遗迹可以确认为是唐长安城圜丘。

(二)圜丘始建于隋废弃于唐末

唐立国后,将隋都大兴城更名为长安城,继续沿用为都城,并有多次增减。唐长安城的圜丘是否也是沿用了隋大兴城的圜丘呢?

隋初以汉长安城为都,但汉长安城已残破。文帝开皇二年(公元年)命高穎、宇文愷等在汉长安城外东南的龙首原建立新京城,并命名为大兴城.开皇三年三月"文帝迁入新都。开皇四年正月“有事于南郊”魁。文帝开皇四年的祀天活动是在汉长安城圜丘进行的还是在隋大兴城圜丘进行的,目前还不能肯定。但是开皇十年(公元年)及以后的祀天礼仪肯定是在隋大兴城圜丘举行的,《大唐郊祀录》卷四记:“隋氏平陈之后,文帝大修都邑,复定郊祀,令太常卿牛弘国子祭酒辛彦之定议祀事”。又记:“及隋迁陈,文帝亦令辛彦之为圆丘於太阳门外,冬至日祀昊天上帝於其上也”。《隋书礼仪志》也有相同记载:“高祖受命,欲新制度。乃命国子祭酒辛彦之议定祀典。为圆丘于国之南,太阳门外道东二里。.其丘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广二十丈,苒成广十五丈,又三成广十丈,四成广五丈”。隋灭陈是在开皇九年(公元年),文帝在开皇十年冬至进行了一次祀天的活动、这次“有事于南郊”,肯定是在大兴城的圜丘。隋大兴城的南郭城正中的门名为明德门,又称太阳门,因此,隋大兴城圜丘最退建于开皇十年,位置与形制都与文献记载的唐长安城圜丘相同。

《大唐郊祀录》卷四还明确记载了唐初沿用了隋的圆丘:“至隋文帝令辛彦之为圆丘於国之南太阳门外道东二里,其丘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广达二十丈,再成广十五丈,三成广十丈,四成广五丈。唐受命因而不改也”。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发掘的圜丘始建年代为隋开皇十年。

唐代21位皇帝,除顺宗和哀帝外,均在长安城圜丘进行过祀天的礼仪。龙纪元年(公元年)十-月己酉,昭宗“有事于南郊”。这是唐长安城圜丘最后一次使用的文献记载。天祐元年(公元年),朱温强迫昭宗迁都洛阳,并废毁了长安城。圜丘的废弃年代也应是在龙纪元年~天祐元年期间,很町能就是在天祐元年。如果这个推断无误,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圜丘在历史上存在T年《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自西周以考占来,天子祀天的礼仪制度一直是封建国家*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为唐代祀天礼仪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也为研究我国礼仪制度的演变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附记: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由安家瑶主持,冯孝堂、李春林和何岁利参加发掘和资料整理。照片由冯孝堂拍摄插图由李振远绘制。另外,本次发掘得到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及陕西师范大学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执笔者安家瑶李春林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西安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