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我们把太阳系的运转和干支与符头日的差值公式,进行一个直接对应表述。
可以得知,这种超神、接气、正授的对应关系,也可以认为是天体相对位置的数学表达式。
数学方程已知,曲线可画,趋势可知,这就是逻辑,这就是定数。
而且这个是周期性的波动复合曲线,五年,六年,十年,十二年,三十年,六十年都是很重要的周期数。
这把量天尺,只是表达了太阳系运转的阳性特征。
有阳必有阴,阴阳是互相呼应,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那么太阳系运转的阴性特征是什么样子呢?
那就是阴历和干支历的差值表达式。
阴历,就初一十五这些特征,干支历如前面,就是六十天一个周期。
那么我们一样还是要寻找干支历中的符头日和初一十五的差值公式。
比如年1月20日,是大寒节气,但不是上元符头日,离大寒最近的两个上元符头日是己酉日12月12,也就是阴历腊月初七,还有就12月27日甲子日,也就是阴历腊月廿二,如下图所示:
经常看到南方人在初一、十五烧纸拜神的行为,其实是对天地敬畏的一种原始崇拜。
初一、十五,的确是月亮磁场对人类社会影响最直接的交接点,所以,这一天敬拜天地,休息不妄作,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这种阴性作用力,对于人类的行为方式起到那些作用呢?
这里应该涉及到几种组合,阴历与阳历(节气历),阴历与干支历,阳历与干支历,三个指标对比综合起来考虑,就比较全面了。
比如年2月4日是大年三十,也是立春节气交日,2月5日是正月初一。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时间段的特征,如下图:
看到这个日历表的时候,只是显示出来除夕这天的日历数据,其实还没有标识出立春节气交日,还是很不全面的。
我们整理出来这样的一张表,按照甲子纪日和节气,农历的差值,进行一个比对,如下表:
立春节气交日和正月初一基本重叠,这是一个大特征。
但是这个节气属于超神模式,上元符头日在甲子日,也就是腊月廿二这天。
其中,符头日列表如下:
这里面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呢?
大致可以看出,太阴和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力基本一致,立春节气交日和正月初一相差只有一天时间。
而超神的时间差值达到八天之多,超神最多天数不会超过九天,相对也是一个接近极限值的天数。
可以感受到这里面的能量累积是很庞大的,一旦爆发出来,必定很厉害。
这是一个宏观的评估。
好像波动的曲线,一旦偏移中心点到一定程度,就会回归。
那么年伊始,是一个逐渐回归的时间段。
现在的天文学也有这样的常识,一旦确定某个时间点,太阳系各天体的相对位置也是清楚的。
争论比较大的就是回归周期的问题,是否会不会回归,有没有波动规律,至于客观存在的物质状态是不可争辩的。
对应物质存在状态背后的事物相关性,那就各家各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