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天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一大批地产人要下一线了
TUhjnbcbe - 2022/6/19 17:04:00
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6.html

虎年转眼已过半个月。新年似乎并没有带来新气象,房企人事动荡还在继续中。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这场减员风波,房企集团及区域平台的职能人员首当其冲。一些房企直接按百分之几十的比例裁撤人员,一些房企则给员工两个选项,拿赔偿金走人,或者降薪去一线。

动荡之下,一线似乎反而成了避风港。只要还有项目可做,人员不会有太大变动,有的甚至还在招人。开年以来地产招聘信息寥寥无几,所招岗位也基本都是在项目或城市公司。

一些房企没减员,也在动员员工主动去一线。下一线,注定要成为地产人今年绕不开的一件事。

组织瘦身、管理下沉

地产职能人员下一线

最近,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年会上的总结发言火了,作为行业老大哥的万科,其所言所行一向被视为行业风向标。这份发言提到了许多概念,其中一个就是“管理人员下沉”。“所有原集团合伙人全部下沉到所在单位……如果你作为总经理不下项目现场,不亲自去了解情况,只坐办公室那是肯定是不合格的。”

众所周知,地产里面绝大部分的岗位都偏管理属性,集团更是如此。而现阶段,显然房企老板已经不满足于员工只会“做管理”。

1、房企总部大瘦身,冗余人员只能离开

过去,房企由于规模扩张,团队也跟着膨胀。尤其是房企布局城市增加,管理半径拉长之后,管理层级越来越复杂,管理人员也在不断增加。组织臃肿、人力浪费、职能重叠,房企这一轮组织调整,正是直指这些问题。

比如一些房企里面,不同部门之间职能有重合,两者之间分工不明晰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一个活几个人干的情况,不仅浪费人力,也制造了协同难度,工作却不一定做得好。

在万科年会上,郁亮就质疑,“各区域真的需要建设那么多的产品线,那么多产品负责人吗?”“我们还需要每个公司单独建立一支投拓团队专门负责研究城市吗?”

他还举了个例子,万科集团以前共65位首席客户官。现在精简到14个人。虽然人数大大减少,但从专题报告质量来看,比65个人好得多,因为更专业了。

三个和尚没水喝。在企业里面,同一件事负责的人越多,推诿甩锅就越严重。随着地产进入管理红利时代,房企的组织瘦身,也是先从集团职能动手。冗余的人员,要么走,要么下放到一线,除此之外似乎无第三条路可选。

2、管理做减法,一批职能人员被分流

过去几年,房企纷纷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搭建自己的管理体系。从目前来看,房企的管理体系已经相对完整,甚至出现管理过度的情况。

以工程管理为例,有些房企管理制度数以万计,而现场真正能落地的不足五成。管理演变成为数字游戏,书面游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年,明源君和一些房企高管交流,对方就已提出,现在房企要对管理做减法,对执行做加法。

有地产人就指出,这些年房企热衷于标准化建设,产品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而现在发现,标准,似乎也没想象中那样包治百病。行业变化太快了,过去经验沉淀所形成标准,跟不上外部的变化,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相反的,人,才是最根本的,人的能力、人的意愿在现在更为重要。

组织层级也将随着简化。碧桂园去年全口径销售额.2亿,组织层级只有2.5级。而另外一些千亿级别的房企,管理层级达到四、五级。加之去年以来业务收缩,房企不想简化组织架构都不行。无论是体系繁冗,还是组织臃肿,都要做减法,向管理要效率,想效率要效益。这意味着,集团及平台层面所能容纳的人变少了,一批人必然被分流或出局。

3、管理下沉,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曾在内部会议上提出,要“消灭只知道专门写漂亮PPT和专门为上面写报告的高薪阶层”,据说公司曾经有领导为了让自己的年终述职看起来更漂亮,专门建群让项目搜集他去项目的照片。事实上,这个领导就是个甩手掌柜,没参与项目实际工作。

类似情况在其他房企也不少见。很多的管理人员对一线的情况知之甚少。在项目层面是这样,在平台层面更是这样。仍以工程为例,一些房企的工程管理制度基本都是照搬同行的,根本不知道是否符合自身情况。坐在办公室里编写管理制度的员工,一部分人可能连完整项目经验都没有,就开始有模有样的编制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决策链条太长、决策人员远离一线,信息传达不畅、失真,决策出现严重偏差,在低利润、高风险的地产时代,是不允许继续存在的。下一线、干实事,将是地产人不得不接受,也应该直面的趋势。

下一线、干实事

房企需要能创造价值的人

“下一线”对地产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管理人员来说,首先必须要有实战经验,不能坐而论道;其次,要与一线同频共振,下一线的频率要比以前高,天天坐在办公室远程遥控已经不现实。

对于执行人员来说,领导都已身先士卒,员工还能翘着二郎腿不成?以前那种什么事都外包,自己只管指指点点的情况将不复存在,“二传手”将被消灭,地产人要学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可以预见,接下来地产人将面临着职场竞争规则改变及个人价值的重塑。

1、平台和一线之间,人才流动将更频繁

一些细心的地产人可能早已注意到,近几年越来越多房企推行总部及一线轮岗制。也就是说,其实房企并不是现在才意识到,集团决策层离一线太远,实操能力不足的问题。

招商蛇口就认为,总部和一线人才要双向流动。一线骨干员工到总部职能部门轮岗,总部人才也要去一线。而且要求,总部职能部门要有帮一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发现问题。为此,公司在工作机制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比如,督办帮扶、双背双考等。

类似的轮岗制度,接下来可能越来越普遍。

2、管理层躬身入局,亲自下一线解决问题

万科年会上,郁亮表示,万科已经取消了原集团合伙人的层级,所有原集团合伙人全部下沉到所在单位。作为管理层要身先士卒,一级带着一级干。

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房企不需要甩手掌柜,需要的是躬身入局的管理者。

组织简化之后,决策链条短了,领导与一线之间不再隔着好几层,而且每个管理人员都要与一线业务深度挂钩,到一线去,为一线解决问题。比如某50强房企要求所有副总裁都兼任一线或集团职能中心的总经理,没有专门的集团专业中心的总经理,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审批层级更短,决策更高效。

碧桂园所采取“小区制”,也是让区域总“躬身入局”。

实行极简组织以后,碧桂园各个区域平台一般只有10个人左右。区域总要自己带着区域平台的人联合作战,高频率地深入项目一线现场解决问题,处理各种事情。

碧桂园认为,如果区域比较大,那么区域总的工作,可能还是坐在办公室里开会、进行各种审批。而“小区制”下,区域成了集团的基本经营单元。

“只有连长没有师长,区域总要‘脱下皮鞋穿草鞋’,冲到一线去打仗。”碧桂园集团副总裁黎晓林去年与明源君对话时指出。

当管理层对项目、对员工有足够了解,才能缩小管理盲区。领导以身作则,对下面的员工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示范。

3、不当二传手,基层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

“今天黑铁时代了,我们自己不干谁干……我们过去的大手大脚、做二传手、假手于人,层层转包的方式一定是不可行的。”在万科年会上,郁亮这样批评二传手文化。其实,万科在去年那封节衣缩食的倡议书中就已指出,能自己做的不外包,此番再度强调,可见其对这种现象的反感程度。

在房价承压,成本上涨,利润空间越来越薄的情况下,房企将不得不从过去赚快钱,赚慢钱的思维走出来,学会赚慢钱,赚小钱,把以前给中间商赚的那部分差价也自己赚了。

对基层人员而言,工作将不再是动动嘴皮子或者做做PPT,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能干活,干好活。

这对从业者是一种挑战。要知道,在过去许多地产人并不太重视专业能力培养,认为凡事都有供应商,自己只要会管理能沟通就行了。

投机取巧者将面临出局的风险,而那些实力过硬,做事踏实的地产人,无疑到了崭露头角的时候了。

点击下图,了解VR带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一大批地产人要下一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