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文王受命,武王剪商,分封宗亲、众建诸侯以绥四方。承续殷商*治地理,有周疆域空前扩大。旧周王城位处西都镐京,在新周天下格局之下,显然已不再适合成为首都。短短几年之间,武王去世,管叔、蔡叔与殷商旧民联结叛乱;东方淮夷动乱不息,这都客观上表明了迁都的必要。君主唯有执中方可统御四方,以至八方,探求地中成为当务之急。《周礼·大司徒》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夏至日,直立一根杆子,若影长一尺五寸,该处即为地中。按《周髀算经》的八尺圭表的记录,杆子长当为八尺。经过多处勘察和反复测影,周公求得地中为告成。天地之中,这是就周代的疆域而言。以现代地理经纬看,周朝疆域北端是三公之一召公奭及其子的封地燕蓟,处于北京、大同一带,纬度约40;南端是熊绎封地楚,位处长江流域的长沙,纬度约30,南北之中纬度为35。东端是太公姜尚封地,濒临大海,东经约度;西端是旧周故地,镐京西经约度,则东西之中约度。今告成,古阳城北纬34.4度,东经度,恰恰是周代疆域东西南北的中点。“中”,首先且必须是地理意义上的中,舍此无从谈立中与执中,遑论问鼎与逐鹿。以告成为中心而确立起的京畿,上应紫微宫,下临河洛地,得天时、地利与人和,方有八百年周朝江山延续。立杆测影定九州,居中临御天下治。思及此,越千百年之后,身处当下的我们追迹三代,除了文献纸堆中寻影,更应王城故都里访貌。
沿革
元代时,郭守敬驻留告成数年,重建了观星台和复原了许多观星仪器,今天基本保持了当年的格局,已被列为世界十二个古天文台之一。
观星台整体成“高”字形,布局为南北向,台阶分东西,台阶数各60,合于干支花甲数。台下有36块青石铺设的长尺,与高台构成量天表,可谓是“小小量天尺,可测天之高。历象有日月,璇玑带玉衡。白昼可测影,夜晚观星辰。相期邈云汉,乾坤在吾心。”观星台一侧为日晷林。各类日晷遍布,仿佛汇聚了世界时间。午正时分,各类日晷同指日中,身处其间,不觉感到天地的光明与威严。▲赤道日晷仰仪、正方案、浑仪、*道经纬仪……凡此种种尚能以古法演示的天文仪器,无不透露出古人以天定人,制天命而用之的智慧。专业的设备配上专业的讲解,当熟练操作与运用各类仪器时,斗转星移、时空变换仿佛尽在指掌翻覆之间。▲*道经纬仪▲仰仪▲正方案▲简仪·历象新动态·
↓↓↓
什么是文化?中国人的根与*到底在哪里?人文化成的依据是什么?何为时空?华夏先民经纬时空的依据又是什么?大地的中心到底在哪里?大禹、周公、武则天为什么选择了同一个地方?郭守敬又发现了什么秘密?夯土之下,高台之上,四千五百年以来的文化基因只有一个并延续至今……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天地之中,人文告成。从观象授时到化成天下——古天文研学之旅,与君同鉴星辰之美,与君共寻华夏之根!研学亮点↓↓↓古天文研学之旅详情点击↓↓↓从观象授时到化成天下文/行之
图/孤桐斫琴
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