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每个问题,都值得被好好思考
“就你,也配打差评?”
大家好,我是多余。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因为给一本书打了差评而被人举报到学校,闹上热搜,甚至有可能搭上自己未来的职业和学术前途,惹上“不该惹的人”。但这件事确实发生了。就在上周。经历这件事的不是我,是一名研一在读的学生。随之而来的,是激怒无数豆瓣网友的“一星运动”,以及一封足以被钉在耻辱柱上的道歉信。而随着我对事件的了解,我的心情逐渐从可笑,费解,愤怒,转变成了恐惧,绝望,寒心。因为我实在想不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普通人到底还能如何自保?本文作者
李多余
本文共计字
预计阅读14分钟
01“你打一星,我告老师”一封爹味十足的举报信先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的全过程。
3月16号,一名学西班牙语的学生高晗在豆瓣网上给一本乌拉圭小说《休战》打了两星,并评论说:
“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Benedett的作品。还是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希望出版社至少找西语科班出身的译者翻译这些名家。”
(现该评论已被要求删除)
没想到,小说的译者韩烨看到并回复了这条评价。
她表示,自己有认真努力翻译,翻译不好是水平有限,但并不是机翻。
然而读者并不接受用努力来掩盖水平差的说法,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这时,第一个意外发生了。
中国社科院《世界文学》杂志的编辑、翻译圈大佬汪天艾,作为译者的朋友,前去留言支持译者韩烨。
什么意思呢?
这本杂志,你可以简单粗暴地把它理解为翻译圈内的C刊,是国内翻译界的第一本、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本期刊,由鲁迅创办,现在由社科院负责。
也就是说,只要你想在翻译这个小圈子里混,那就绕不过这个杂志和这个杂志里的人。
而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如果惹到其中的人,未来,可想而知。
因为汪天艾的介入,这件事的影响力被瞬间放大到整个翻译圈,读者、译者,爱好者,遂在网上展开了一场关于翻译标准的大讨论。
(具体的讨论此处不展开,感兴趣的可以去看豆瓣网友
日益斋整理的过程记录:《休战》事件与“一星运动”始末)整体而言,虽然观点不和,刀光剑影,但言语间至少都还保持着文化人的体面和客气。
事情发展到这里,都还很正常。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一个网名为[anitoanago]的网友从高晗的主页找出了她的学校和导师的信息,并于3月24给老师发去了一封邮件。
没错,你完全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封[举报信]。
也正是从这封信开始,事件的性质和恶劣程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先来看看这封信。信件中写了四件事:
第一,我和译者很熟,可以保证她没有机翻,是辛苦了几个月才翻译出来的这本书。
第二,所以,你们的学生这是毁谤他人,捏造事实,攻击译者,影响销量,伤害译者的声誉。
第三,你们学校可是名校,就是这么教学生的?
最后她表示:
“为了维护贵系乃至外语学部和学校学术形的形象,以及防止事态进步扩大,贵系应该主动介入,调查清楚,让当事人认识到其言行失当的基本事实。
协助并敦请高同学向译者带本人和出版社在其豆瓣主页上公开致歉,陈述自己所犯的错误,为其造成的不良影切实负责。
这样既有利于树立贵系的学术形象,也挽救了一个失足学生,不失为教育之初心。”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我劝你最好快点管管你们的学生,让她公开认错道歉,这是对你们学校好,也是对她好。
????????
朋友你知道“失足”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么???
你所谓“教育的初心”就是*同伐异,让不喜欢你的人闭嘴???
言词文质彬彬犹如君子,但字里行间均是小人做派,爹味十足。
执笔如刀字字诛心,扯着虎皮做大旗,直接把高度上升到学校声誉上。如果我是校领导,我也没办法置之不理。
仗着所谓的人格和名誉,加上玩弄文字游戏的技巧,就可以“替天行道”,借权势压人。
就这,结尾还要假惺惺的来一句,挽救失足学生,不失教育初心。
牛,实在是牛。
但当我以为,这么滑稽可笑的举报不会被理会、学校会维护学生的权益时,事情的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
如举报者所愿,在经过“批判教育”后,学生删除了评论,并发布了致歉声明。
一个读者,因为自己不喜欢一本书的翻译,被人举报,从而被学校要求道歉。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让我觉得滑稽到可笑了。
但接下来的操作,居然还能更骚。
因译者等人被网友怀疑仗势欺人(你不就是???),他们感到很无辜,所以要求学生高晗“说明一下是谁批评教育的你,如何是和本书无关人员,请尽你所能消除因你措辞模糊造成的后果”;
还有一直在事件中活跃、自称是“anitoanago朋友”的网友美碗碗则声称,出版社和译者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是受害方,本该对高晗发起民事诉讼。
真tm绝了。
你打一星是伤害我毁谤我,我要告老师;
我们举报到了你学校,但是你被批评教育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哦,你得出来给大家说明白;
你打差评影响了销量,我们没告你赔钱就不错了哦。
真tm绝了。
不要脸也得有个度吧?
最终,这本由乌拉圭知名作者所写的小说因为豆瓣网友发起的“一星运动”,从7.6分直接跌至3.6分,豆瓣官方甚至直接关闭了打分和评价页面。
而旋涡中心的几个人,译者没得到认可,读者失去了权利和尊严,校方的不作为和施压让人觉得“可耻”,小说家和出版方利益受损。
只有举报者看似如愿以偿,但却付出了远超于此的代价。被人肉,被谩骂,最终也不得不退网道歉了事。
无人获利,一败涂地。
而我,作为一个旁观者,越看,越觉得不寒而栗。
因为我就是一个喜欢读书、也喜欢在读完书之后给出评价的人。
不仅是读书。看完电影,打完滴滴,买完东西,吃完饭,我都会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而给出评价。对好的东西不吝夸奖,对不好的东西也免不了批评。
但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会有人拿着这种事而举报到我的老师、领导面前。
我更加没想过,会因此而受到惩罚。
但现实是,这确实发生了。发生得如此诡异。
一个普通人甚至不配拥有对一本书批评的权利。这让我感到愤怒;
而亲眼看到一个普通人被整倒居然是如此的轻易,这让我感到无比恐惧。
但,事情居然,还没结束。
02“区区一个学生,还敢跟我斗?”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越界的民间举报事件,是普通人借用权利发动的恶意攻击。但是就在今天上午,有网友人肉出了举报者的个人信息:恍然大悟。一片冰凉。我原本以为,为了一件小事而顺着网线爬到线下去举报,已经够恶心了;我没想到,这个举报背后原来是绝对可以成功的胜券在握。为什么学校会面对如此不合理的要求,反而施压给学生要求道歉?为什么对方会如此熟练地将事情升级到线下,把原本的线上讨论拉到线下权利的滥用?你我心知肚明。这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举报事件,这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同伐异。是一场属于学阀的胜利与狂欢。想明白了这一点,就无法不令人感到绝望。学阀意味着什么?垄断,拉踩异己,互捧臭脚,隐形的关系网,资源的不合理倾斜,为了小团体的私利而伤害大局。学阀之盛莫过于明末东林*人,从*见不合到祸乱朝*,乃至最后国破家亡。传统的士大夫阶层为了可以彼此借力而结盟,从而获取更多有效的人脉资源,信息资源。你提携我的弟子,我打压你的仇敌。朋而*之,是为学阀。便如此例。你不喜欢我朋友的作品,那我就要拉上整个学阀团让你低头认错,还要你打落牙和血吞,出来告诉民众,你是自愿的,和他们可没关系。这样的情节我只在电视剧里看过。而现在,它居然就发生在我眼前。这件事最终的结局很难看,但我感到的不是尴尬和不体面,而是愤怒,无力,乃至一阵阵寒意。因为在这件事里,高晗什么都没做错,但是她只能低头道歉;因为在这件事里,就算所有人都知道你没做错,都认为你无辜,但是也没人能够帮你、保护你。哪怕是你的老师,你的学校,也要忌惮于权利,劝你低头认错。学阀如果一旦形成,对于普通人的伤害,甚至远超过财阀。因为从古至今,读书求学几乎可以说是无数普通家庭孩子唯一的出路,唯一一条可以改变自己人生的选择。而他们掐住的,就是无数人的命脉。是高晗的,也是高晗老师的。有的人不开心,一封体体面面的举报信就可以让你走投无路;而无数普通人受辱,唯一可做的事情就只有打差评,骂人。这无法不令人感到窒息。03当举报成为时代的常态没人能够独善其身这件事中的另一个关键词是,举报。
我毫不怀疑,如果不是事后爆出诸人的个人信息,这件事并不会引起如此大规模的讨论。
因为——基于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这个时代发生类似的事情对人们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
举报,尤其是恶意的无理由举报,已然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常态。
这是另一个让我感到无比恐怖的地方。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我们默认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举报另一个人。
吃饭嫌贵,那我就拍视频发给记者,打电话投诉举报;
有人不喜欢我的爱豆,那我就去翻你的黑历史,找你的单位和学校,写材料举报你;
你是同性恋我看不惯,那我就去社交平台举报你,想办法让你封号。
还有对医护人员、消防员、警察、银行工作人员这些公共服务人员,随时随地,不需要理由,只是“我不开心,态度不好”,都可以举报。
动机可以微乎其微,证据可以完全没有,手段却是多种多样。
举报的门槛和成本极低。拍个照片,拍个视频,写个文章,就能把你送上审判台。
可是一旦成功,却收益巨大。这无法不令人心动。
所以我们看到,随着饭圈的逐渐扩大,随着网络上的曝光渠道越来越多,随着举报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恶性举报事件发生,波及的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广,行径越来越疯狂,意图以越来越恶劣。
我作为一个自媒体人,在网上被人举报是常事。
但有两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一次是因为在微博上说了“不喜欢某明星”,结果引来了一群粉丝留言骂我。
其中有人翻了我的全部微博、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