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搬过很多次家,十几年过去了,模糊的记忆中,温暖而又不见阳光,大抵是能记得的、残留的词。
那时候我很自我安慰地写下,我在这方小小的空间里,搞懂了什么是“安于一隅”。不管它是残破还是简陋,它都是青春岁月中一张底片,上面写着深沉的睡眠和安宁的呼吸。
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让内心有归属感的地方,首先,它应当是令人感到安宁的。
但最好、最好,它是有阳光的。
▼朝正西的窗,下午时候阳光会洒进来,直到夕阳西下。
▼望向窗外。等天晴。
十几年过去,在年的开头,我终于下定决心,装修一个“或许只有自己喜欢”的空间。我叫它“空间”而不是“家”或是“办公室”,是因为它确实只是一个空间。它既不承担住所的功能,它也不完全为办公而服务。
在去年这个时候收房的时候,所有的认知都只限于“这里很多窗,但不大”。那天从朝西的窗无遮挡看向天府五街的时候,罕见的成都冬日阳光洒向下午的水泥地面。
▼环保水坪漆,白墙,黑色石材+实木悬浮楼梯。构成了一楼的整体观感。
所有旁人看来都是匪夷所思的决定都做的无比干脆:不要淋浴间因为不会住人没有需求,二楼不要卫生间因为需要更多空间留白。除此之外,要轻盈、要纯粹、要很大的收纳空间来放置在家已经摆不下的日常工作用具,需要很大的书柜来放置我背着跑过三四个城市的上千本书。
我要一面尽量大的幕布,除了播放工作用的PPT和与同事一起拉片看工作视频,也可以在某个周末无人的午后,看一部老电影。
▼一楼办公区:亮点是84寸的升降投影幕布。升上去之后被预先开的槽完全隐藏,降下来,不用遮光也看得清。
对着那面在下午和*昏洒满阳光的窗,我要一张桌子,放得下一个人的咖啡,也放得下几个人沉默的酒杯。
▼二楼办公区:亮点除了一副人见人爱的画,角落阅读区的沙发和洗手洗杯子的水槽,方便舒适,谁用谁知道。
它是开放和容纳的,容纳得进最激进的梦想和最深沉的过往,也容纳得进最热闹的议论甚至最商务的谈判。
▼看起来好看的悬浮楼梯经过了数次返工才达到设计师的要求。目测这个楼板的厚度也是同级最薄,视觉上让实际净高只有4.7米的loft竟然显出“空旷”氛围。
在年,我非常笃定地认为,但凡人与人的沟通,面对面是最好的方式。而在面对面的时候,安静和令人放松的环境,是比任何奢华、美味都要实在的需求。
而对于更多时间在思考和创作的人们而言,令内心安全平静,甚至在某刻触动的空间,或许可以激发更多的灵感。
▼卫生间使用了实木隐藏门,水龙头和水槽分别从地面连接到屋顶,黑白碰撞和线条呈现的视觉体验,让这个角落成为朋友最爱拍照的地方之一。
我想起那些在很多年前,“安于一隅”时写过的文字,它们都和空间环境的好坏无关,它们只关乎内心在空间中的感受。
它私人化,又开放。它向内内看,又向外望。它甚至是渴望与人分享的,在分享之后,独自一人清洗一盏盏杯子,手背被温暖的水划过,那些片刻,因为它处于一个私人化又开放的空间,因此显得安定从容。
这不是写字楼或是创意园可以给予的,也不是星巴克或是漫咖啡能够相比的。
▼小办公室的一角。衣架来自于PIY,就是那个说“原创已死”的设计师品牌。网上仿版很多,但是没有谁抄得出原版的气韵。黑核桃原木的厚重和造型本身的轻盈,搭一根围巾就是妥妥的ins风。宽1米7的沙发,可以小憩。
尽管,我们本质上,都是忙碌的打工人。
但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最大范围内,去创造一个令自己内心获得更丰盈体验的空间。
它不仅是从物理上可触碰的空间,也是我们内心空间的实体表现。
实现这一切,显然是困难的。因为满足视觉永远比满足内心要简单——视觉上的概念化或许可以表达,但是内心的需求,不仅靠语言,还需要人真的懂。
它被创造的过程,犹如一场倾听和倾诉。语言被无声放大,变成具象的物品。
不得不说,这个过程太奇妙了。
诗人将理想写成诗。歌者将浪漫谱成曲。而设计师,将梦想一一描绘,将想象中的、内心的空间,外延具象化成实体的空间。
我想起小时候我房间南窗外夜深而至的暴雨,惊雷响起,劈头盖脸的吓一跳,而后内心的体验居然是感到很安全。后来,闪电一直无声地持续,我则睡得安稳。
▼悬浮楼梯下方也是一个取景最漂亮的角落。拱形窗用流行的长虹玻璃点缀,背后其实是洗涮杯子的地方,以及储藏柜等等所在的操作间。
爱与疼痛,不觉茫茫道路长。
生活历险,并肩莽莽原野荒。
写这些的时候,正在循环听这首歌。他说“时代喧哗造物忙”,我想说的是,
在我们还能创造的年纪,能否多创造一些可以留下来的印记。
▼这个“最佳取景角”的全景。纯黑色纸质伸缩坐凳来自于另一个原创家居设计品牌“十八纸”,拉开可以坐三个人,两头磁吸对拼成圆柱型还可以做茶几用。推荐。
诗人将理想写成诗。歌者将浪漫谱成曲。我将二十年来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对自身的思考、对自己的观望,妥善安置在一隅。
并愿意,与你分享。
▼一楼另一个视角。右侧的墙面背后就是洗手池和卫生间,隔断墙体用的是圆弧形,不仅加强了趣味性,也让灰色+白色的整体色调之中,呈现出优雅的曲面,毫不生硬。
它最后叫做DriverPro,是我们这家新媒体公司的英文名字。希望在这个空间里的每一段启程,都能到达。
希望在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圆满。希望来到这里并且看过这些文字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寻找的东西。
▼入户的设计。除了自己品牌的logo之外,又一扇隐藏门让视觉聚焦在可以点亮的logo上。除此之外只有一株量天尺。右手有一面窗。最后说一句:我算了一下,整个房间可以打开的窗户,一共有14扇。有光有风,自由生长。
-END-
原创/赵小查
版权所有|very成都(转载请联系授权)
very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