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讲噬嗑[shìhé]卦。“噬”,就是咬。“嗑[hé]”,这个字现在读“磕[kē]”,“死磕”的“磕”,在易经里读“嗑[hé]”,读音不一样,写法是一样的。用上下门牙咬有壳的或者硬的东西,就叫“磕[kē]”,无论是读“[hé]”还是“[kē]”,都是这个意思。读音上不去纠了,进入主题。
噬嗑卦的卦象,上离下震,又叫火雷噬嗑,又是火又是雷的,那肯定很激烈,激烈就意味着争斗。噬嗑卦的初爻和上爻是阳爻,第四爻也是阳爻,其他是阴爻,上下的空间是封闭的,中间有个东西,如鲠在喉阻碍着,就是这么一个象。“噬”是咬,“磕”也是咬,咬的这个东西,主要是第四爻,它是“连着骨头的干肉”,全卦最难啃。可是并没有这么简单,不是说全卦上下一心剔除九四爻这个障碍,是从第二爻到第五爻大家都在吃,吃的过程中各自有各自的问题,得把这些问题、隐患处理掉。先看《序卦传》。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观卦的上九爻“观其生”,好不容易达到了“观我生”的佛菩萨境界,居然被退休,接受不了,就发动了噬嗑卦。大家都知道《西游记》,没看过原著应该也看过电视剧,在《西游记》里,有燃灯古佛,那是过去佛;现在佛是如来佛;未来佛是弥勒佛;这个跟佛典是一致的。有很多分析《西游记》的文章,说孙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就是燃灯古佛的化身,调教个徒弟就是为了给如来佛添堵的。我们不去辨这个真伪,可以通过这个来看人性。古往今来,“争”这个字,很难超脱掉,连佛都争,何况人呢?所以观卦最后一爻的结论,也是“无咎”,“无咎”在观卦的上九爻,是可以理解的意思。一个人拥有的多了,人家垂涎三尺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大明王朝》这本书里,国库亏空没办法,上层的主意就打到了商人的头上。
“可观而后有所合”,易经不是割裂的,上下前后都有联系。观卦九五爻是全民榜样,拥有最可观的资源,他退下来后不甘心,继续培养自己的势力。培养势力,就得分阵营;一分阵营,就是你死我活。“合”,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合口”,嘴巴合在一起,那是吃东西,是把食物化为自己的养分。“合”,是“噬嗑”想要达到的目的,把东西变成我的,以壮大自身,就叫“合”。“噬嗑”,说到底是吞并,是观卦的上九爻“一念成魔”搞出来的。“物不可以苟合”,“苟合”这个词很难听。怎么办?就有了包装、粉饰、掩盖,“故受之以贲”,贲卦是噬嗑卦的下一卦,“贲”,是文过饰非的意思。“贲者,饰也”。从《序卦传》看,好像噬嗑、贲两个卦不太好,批判的意味居多,这么理解就错了。每个卦都有多面性,没有好坏,就像矛和盾。防守的时候盾管用,进攻的时候矛管用,怎么用是分情况的,都有积极意义。
噬嗑卦和贲卦是一组,他们互为综卦。综卦讲过多次了,代表问题的另一面,也是客观的看法。把本卦旋转°,也就是颠倒,形成的另一个卦就是综卦。除了综卦,易经里还有错卦、互卦、变卦,合在一块,简称“错综复杂”。等六十四卦全部讲完之后,这个系列内容的进阶,就是搞明白每个卦每个爻和其他卦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掌握了这个,就掌握了世间法的所有变数和应对规则,这是易经的实用主义。所谓的“能掐会算”,重点不是“掐算”,在“掐算”之前,所有规则变化他已经了然于胸了,“掐算”,只是表现出来的一个动作。
在《系辞传》第二章里,讲到了噬嗑卦的取象,来看一下。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日中为市”,噬嗑卦的上卦是离,离卦象征太阳,古人把互相交换货物的时间,选在“日中”,在一天中最亮的时候,一切都照见得清楚,容不得作弊。“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致”,是向对方表示的意思,向天下的民众表示,一切都是在阳光进行的,大家不用担心,可以把自己的东西拿过来,聚在这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下交易,人人都可以换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不用担心被骗。“盖取诸噬嗑”,这大概是噬嗑卦的由来。这一段的核心,在“日中为市”四个字。“日中”象征着天日可鉴,童叟无欺。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可以放心交易,各得其所。有规则、有原则地交易,才是噬嗑卦的真正含义。很遗憾,实际执行的时候,偏了,偏得离谱,变成杀机重重。
噬嗑卦卦辞:
噬嗑:亨,利用狱。
“元亨利贞”四德,在噬嗑卦里有亨、有利。亨,是亨通;利,是合理。卦辞的意思是,在噬嗑卦里,可以合理的用狱,用得好,就亨。用,我在前面也讲过,是资源整合的能力,不是自己一个人往前冲。狱,是决断讼狱的概念。这里法学思想体现出来了。卦辞的文字比较少,我们接着看彖辞。“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彖辞是很好的了解卦义真相的工具。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颐中有物”,出来新的关联性了,颐,是易经的第二十七卦。噬嗑、贲、颐,这三个卦相互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噬嗑卦第四爻一变就是颐卦。后面两个卦还没学到,先不多说,不然容易绕进去出不来。等六十四卦全部讲完之后,进阶的内容再来仔细分析。这里就按“颐”字的本意来理解,不影响卦义。“颐”,指面颊,俗称腮帮子,吃东西的时候腮帮会鼓动。“颐中有物”,嘴里有东西卡在那了,“曰噬嗑”,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这个就叫噬嗑。
“噬嗑而亨”,这样的情况,居然还能够亨通,是不是有点难以理解?好理解的。“颐中有物”是陈述一个现象,“噬嗑而亨”,是讲这个现象可以解决。结合卦辞来看,解决的办法,在“用狱”。都“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了,那肯定得采取措施,这个措施、办法,就是“用狱”。比如制定“日中为市”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就用法律;不遵守法律,就用刑狱;不遵守刑狱,那没办法了,就是丛林法则。可以用的所有温和的手段都用完了还不奏效,那可不得来硬的么。解决那个卡在喉咙的障碍,是噬嗑卦的本意,用刑狱或者丛林法则,是事情的演变。人生往往就是这样,理想是一回事,现实是另外一回事。
“刚柔分”,离为阴为柔,震为阳为刚,“刚柔”是讲上下卦的属性,一刚一柔。“分”,是说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分别治理,是动词。我们吃的东西,有软有硬。如果啃到一块骨头,或者卡了一根鱼刺,马上就顶住了,硬咬硬吞是很危险的,得想别的办法处理;如果吃的是蔬菜瓜果,很自然就吞进去了,没有障碍。引申到人事和社会治理上,也分“刚”和“柔”。卦辞和彖传最后都是以“利用狱”结尾,就拿刑狱来看,执法过苛为“刚”,执法过柔为“柔”,重罪不能轻判,轻罪不能重罚,得刚柔相济宽严适度才行,这个就叫“刚柔分”。
“动而明”,下卦震,震为动。上卦离,离为明。不是偷偷摸摸的桌底下的交易,是把规则先贴出来,违背了规则,就光明正大的采取措施。震为动,下卦是采取行动的;上卦是行动的准则,这个准则就是“明”。
“雷电合而章”,“雷电”还是说的上下卦,震为雷,这个很明确。离为电,在《说卦传》第十一章里有明确表达:“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八卦是八个符号,代表宇宙间八种最基本的现象。它既然能够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自然也可以代表别的。“而”,是“能够”。前面“刚柔分”,这里“雷电合”,先分后合,合,就是噬嗑卦大嘴咬下去的那个动作,合了之后看起来要既“章”又“明”。一个人做事有章法,井井有条,成竹在胸,心中有数就叫“章”。同时,“章”还有“明”的意思。把一个标记佩戴在身上,我们现在叫徽章或者领章。徽章的意义是就是彰显,别人一眼看过来,就知道这是谁。刑狱也是一样,办理的过程是不是依据规定有章有法的,办理的结果经不经得起推敲。这些都要看,做到位了,过程和结果都可以挂在阳光下,就叫“雷电合而章”。
“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六五是阴爻,在上卦中间,就叫“柔得中”。“而上行”,是讲他已经爬到了最高的位置,在君位主持整个噬嗑卦。“虽不当位,利用狱也”,五是阳位,现在被阴爻占着,就叫“不当位”;虽然不当位,但他毕竟处在上卦离卦所代表的文明中心,察段枉直也不失情理,所以说“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chì]法。
《大象传》明确把“法”的概念提出来了,天子的诏令,就叫“敕”,“敕”,是有正式行文的命令。“先王”,在前面讲过的比卦、豫卦、观卦里都出现过。比卦: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豫卦:先王以作乐[yuè]崇德。观卦: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jiāo]。加上噬嗑卦,这是第四次出现。“先王以明罚敕法”,“明罚敕法”,就是立法。法不是谁都可以立的,得是“先王”那样创业立统的人物才行。就周朝来说,文王、武王,才能称“先王”。文王是周朝实际的奠基者,武王是周朝实际的第一任天子。但因为文王对易经的特殊贡献,“先王”代指文王居多。
从卦序上来看,经过蛊卦革弊出新之后,就进到了自由开放的临卦和观民设教察的观卦。可是自由过度或者过于“重教[jiāo]不重诛”也不行,这就有了噬嗑卦的“明罚敕法”。“明”是“明示”,“罚”是“处罚”,“敕”是“宣告”,“法”是“法令”。雷电有惊惧震慑的功能。在影视剧里经常能看到那种对天盟誓的场景,如果什么什么的,天打雷劈,这是最严重的诅咒,然后别人就信了。雷电加在一起,电闪雷鸣产生的烨烨之光,在古代被认为可以照见邪曲,明察秋毫。现在的人不怎么信了,什么都不怕,不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
“先王”受到“烨烨雷电”这个现象的启发,明刑罚,宣法令,以示万民。大家看到伸张明确的刑罚法令,有所避、有所畏,在小惩后大诫自身,及时醒悟改正,社会秩序走向正常。同时,法令约束的不止民众,举国上下,一视同仁,“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才是“明罚敕法”的本意。这是易经比较系统的体现法学思想的地方,像前面的讼卦也有,不过那个没有噬嗑卦具体。法学思想经过发展,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了法家学派,法家学派又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他们的思想被秦国采纳。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秦王嬴*灭六国,统一了华夏民族。
分析噬嗑卦六爻。往期内容,欢迎点击头像,到个人主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