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文
美国最广为阅读的种族书
《杀死一只知更鸟》(ToKillaMockingbird,)这部小说,读第一部分,可以唤起童年的神秘感:夏日里和远方来的玩伴一同冒险,去树洞里发现宝藏,在后院排演《人猿泰山》,想方设法把怪人邻居拉德利引出来……小孩们大都可以轻松地读完第一部分,尤其会被斯库特(Scout)这个“假小子”所吸引,她有尖锐的舌头、暴怒的脾气、好斗的身手、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开学第一天,一位小学老师因斯库特认字认得太好而用尺子打了她的手掌心,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却反映了美国南方小镇上那些因出色而不合群的孩子的生活。
可是,第二部分阅读起来就要难得多。在第一部分,斯库特、杰姆和迪尔对布·拉德利的着迷,预示许多童年的恐惧都有成熟的意义,比如孩子们对“布”的态度的转变,意味着他们从天真烂漫开始逐步产生了自己的道德观。然而真正的童年恐惧出自第二部分,孩子们经历了阿迪克斯·芬奇(AtticusFinch)决定为被诬告犯罪的黑人汤姆·罗宾逊辩护的精神震撼。《杀死一只知更鸟》实际上是两本书的合二为一:一本是20世纪30年代小镇生活的不恭敬但深情的写照,另一本是有关吉姆·克劳(JimCrow)时代南方深处种族关系的清醒故事。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小说的语言风格在开始时十分儿童化、温暖、怀旧,但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变得晦暗、刺痛和充满批判性。
什么是吉姆·克劳时代?这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大耻辱,从19世纪70年代至年间,美国南方各州通过一系列“吉姆·克劳法”,剥夺黑人选举权,强制执行公共场所的种族隔离。“吉姆·克劳”本是黑人的侮辱性代称,这些种族主义的立法亦因此被称为“吉姆·克劳法”,其实它们也限制其他有色人种。白人立法者隔离了从学校到教堂、餐厅、旅馆、公园、剧院、游泳池、交通工具、医院、墓地、精神病院、监狱、住宅,甚至是厕所等的一切场所,意在夺走黑人在美国内战后好不容易获得的各种公民权利和自由。
哈珀·李(HarperLee,-)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下简称《知更鸟》)中谈到的种族问题,早在她的故事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并在那以后一直持续到今天。对于这个复杂的问题,《知更鸟》采取了一种混合视角,叙述属于成年的琼·露易丝·芬奇(JeanLouiseFinch),但眼睛却完全属于六到九岁的儿童斯库特(琼·露易丝的绰号)。这种视角带有一种美丽的天真,却又时常流露出睿智。
当然,它也可能造成小说的不协调,每当李在一个视角上遇到困难,她就切换到另一个视角上。但《知更鸟》的缺憾并不在于视角的不一致,而在于斯库特无法成为她自己的故事的道德代言人,这一荣誉只能属于她父亲。
这是儿童文学中将儿童作为主角的一个令人纠结又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理解力和语言都受到限制,道德也尚未完全形成,儿童叙述者一旦需要困难思考,就化身“小大人”,成为语言和感知的神童。
在《知更鸟》中,小孩难以处理的问题是什么呢?表面上是种族平等,这部小说可能是美国最广为阅读的涉及种族问题的书(尤其在许多中学里,它是9至12年级学生的必读书),而斯库特的父亲阿迪克斯,作为一名律师,被塑造成种族正义的最不朽的英雄形象。但往更深处说,这本书的核心是利用阿迪克斯和斯库特来探索普通人身上的偏见。
学会从他人角度看世界
哈珀·李在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小镇门罗维尔(Monroeville)长大,年从阿拉巴马大学的法学院辍学,决定去纽约当作家。在纽约这个大都会,李过着靠吃花生酱三明治为生的日子。白天她在航空公司做订票员;晚上,她在一个用门改成的书桌上写作,开始记叙门罗维尔的人和事。故乡在她的笔下成了虚构的梅科姆(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