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能拉着皮尺去量,再说也没有那么长的皮尺,那么科学家是怎么测量的呢,有人对此特别呛鼻,讽刺的说到,瞎猜的,其实不然,科学是非常严谨的,在没有得到准确的数据前是不会去瞎猜然后公布数据的,总是将千锤百炼过的数据才向大家说明。
像月亮这么近的星球,一般的激光测距法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再远一些像太阳系内部这些星球的距离,一般的根据开普勒定律、三角视差法就可以算出来非常精确的数值。
三角视差法那么太阳系以外的距离怎么算?
距离太阳稍近一些的恒星也可以用三角视差法来计算,这个方法大约可以计算距离地球数百光年内的星球距地距离,但随着距离的增加,测量的精度下降明显。
像那些远离地球数万、数亿光年的星球、星系,这时候会采用什么办法呢?
中央恒星亮度的变化科学家敏锐的观察到宇宙中有这样的恒星——造父变星,它的亮度会周期性的变化,科学家已经对于它有了大量的记录资料。恒星是会发光的球体,一般情况来讲,距离地球近恒星就亮,距离我们远,恒星就暗,但这是粗略的以为,因为恒星的质量有大有小,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参照了,造父变星就是这样的标准烛光。科学家根据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测量了一些星系、星团的距地距离,仙女星系距离的测定就是使用的这种方法。
再远一些的比方说数亿、数十亿光年的距离测定?
标准烛光哈勃观测到星系在远离着我们,这种远离会使得它传播向地球的光线越来越向谱线的红端移动,即波长变的越来越长,这就是红移,科学家测得光线的红移值就可以测得遥远星系距离地球多远。
如果还想测得更远一些?
Ia型超新星爆发就是最佳的量天尺,Ia型超新星爆发是指质量很大的白矮星在到达其稳定存在的质量上限时发生剧烈的爆炸,其爆炸没有遗留物,会全部解体抛向宇宙空间,释放出耀眼的光芒,由于这类超新星在爆发前都是处在质量上限时的白矮星,质量相近,所以也有一个明确的光变关系,亦可作为标准烛光,用来测量非常遥远星系的距离。
Ia型超新星爆发在浩瀚的宇宙星河里,地球偏安一隅,幸得诞生了如此智慧的生命——人类,人类文明探索太空几百年来,从最初伽利略将目光对准了行星,后来人们建造了更为强大的望远镜观测宇宙深空,人类看到的宇宙疆域正在一步步扩大,我们看到的故事越多,了解的知识就越多,这为未来踏入星际文明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