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天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阴村老和尚的传说 [复制链接]

1#

从前,雄县大阴村每个疃(大阴村分刘、赵、梅、姚四个疃)的村边上都有庙宇,有奶奶庙、三官庙、普庆庵、菩萨庙、玄帝庙、大悲庵,还有土地庙等。梅家疃就有三座庙宇,南头一座,北头一座,西边还有一个土地庙,人们把南头那座庙习惯叫南庙,北头的那座庙习惯叫北庙。

单说这座北庙,建的十分宏大,青砖青瓦,磨砖对缝,雕梁画栋,飞檐翘壁,迎面都是大红的油漆。北面是一座正殿,东西两边是侧殿和僧人的寝室,整个院落十分整洁。和尚们打坐诵经,击鼓敲罄。前来烧香拜佛,祈求许愿的香客们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紧挨着庙的东边有一口土井,井水是苦的,井水很深。整个庙宇十分的幽静,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保佑着这方百姓风调雨顺,为这方百姓消灾解难。

庙的正殿供奉的是一尊菩萨神像,菩萨慈祥的面容,双手合十,端坐在莲花坐上,她的身后是雷公江天君、电母秀天君,还有风娘娘,双手拿着风口袋。雷公袒胸露腹,背插两翅,面容如猴子一样。左手执楔,像是一个铁钎子,右手执锥,做敲击的样子,身旁还悬挂着五个连鼓。电母则面貌端雅,两手执镜,旁边还悬挂一把量天尺。

侧殿就是藏经殿,据说殿里面藏有许多经卷,这些经卷都是唐僧从天竺国取回来的真经,用老牛车从县里拉来的。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都搬出来晾晒,人手不够就叫小孩儿们去搬运,每个小孩发给几块糖吃。老人们传说,凡是搬了经卷的孩子,一年都不闹毛病,身体健康,头脑聪明,所以,大人都乐意让孩子去。

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几个徒弟,这位老和尚是一位得道的高僧,胸前飘洒着银髯,眉毛都白了,走路身轻如燕,疾快如风,说话声如铜钟一般,据传能呼风唤雨,能医治百病。

如遇干旱之年,百姓们就请求老和尚搭台做法,祈求上苍普降甘霖,以解百姓之苦。

老和尚做法的时候,在院子当中高搭法台,先向菩萨和雷公电母磕头祈拜,嘴里念念有词,然后飞身跳上法台。几个徒弟围在法台四周,腰跨响鼓,待老和尚念咒语后进行敲击。乡民们摆上供品,跪在地上。老和尚在法台之上面对东西南北上空连声高声念道:“晴天晴天是个晴天,上苍爷爷睁开眼,看看地皮子干不干,要是干来就下雨,要是潮来就晴天。”法台之下的众徒弟,就一起擂鼓,鼓声如雷,法事连做七天。在第七天的晚上,西北天上乌云密布,先是一声闷雷,紧接着刮起了风,一会儿的功夫闪电雷鸣,大雨滂沱,从天而降。老和尚立刻拿起了量天尺仗量起来,传说,量天尺量到哪里,雨就下到哪里。

雨过天晴,乡民们欢呼雀跃,个个喜笑颜开。纷纷集资给神像挂袍,烧香,叩头,并送上谢礼,高僧只是起手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要是遇到恶劣天气,高僧就把经卷拿出来,翻开经卷,放在经台上。说来也怪,乌黑怪异的云,就立刻调转方向,狂风夹杂着冰雹消失了,一场灾难性的天气就这样被真经赶走了。据老人们说,大阴村从来没有遭过雹灾。后来,经卷流落到村民手里,每遇恶劣天气,就赶快回家,晾出经卷,老天就很听话,带有冰雹的的乌云就消散了。真经保佑着这方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几年以后,高僧圆寂了,临终前他对徒弟们说:“我有一个心愿还没有了结,想修一座藏经塔,需要一些木料,还要去天竺国再取点经卷,木料要从东边苦井里冒出来。我走后,尸体无论到什么程度,都不要掩埋,我还会回来的。”老和尚千叮万嘱,徒弟们含着眼泪点头记下了。高僧说完话就闭上了眼睛驾鹤西去了。

不知过了多少天,徒弟们在他身边守候着,尸体开始腐烂,散发出难闻的臭味儿,也不见高僧回来的迹象,徒弟们有点不相信师傅临终前的话了,提出掩埋尸体。于是,徒弟们就买来特制的陶缸,在尸体四周摆好木炭,石灰和香料,就装殓起来,把陶缸密封好,运出庙外,埋在了僧人种的那块地里。

就在当天晚上,那位得道的高僧*魄回还。见*魄不能还身附体,取回的真经只能放下,化得的木料只能送回,难过至极,就围着庙宇大声痛哭,接连痛哭了好几个晚上。从此,这座北庙香火再也不如从前旺盛。但是,高僧的慈悲之心,仍然还在,继续保佑着这方百姓五谷丰登,百业兴旺。

雄媒社原创文章,雄新社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雄县大阴村梅会学

推荐阅读

和徐光耀先生的神交

走近京雄城际雄安站及高铁沿线

雄安香椿芽儿正嫩

雄安这条景观路修好了,等你来游

未来的雄安,将是谁的天下?

雄安人相亲还有必要相房吗?

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