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癜风比较出名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7.html望庐山瀑布水二首之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翻译:太阳照射香炉峰,生出紫色烟雾,远望瀑布悬挂在前面的水道中。飞逝的流水径直下落三千尺,像银河从九天降落。
此诗入选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
元刻《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早稻田大学
押先韵,韵脚是“烟”、“川”、“天”。“直”、“尺”现在是阴平调,但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此诗符合近体格律要求,属于近体七绝。
这是写景诗,能逼真再现景物的形态,是基本要求;能写出景物的神采,就是杰作。
李白此诗写庐山的瀑布。瀑布,《汉语大词典》解释说:“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远看如挂着的白布。”如何用文字描写呢?
首句写香炉峰。《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一:“香炉峰在山西北,其峰尖圆,云烟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李白抓住此峰形如香炉、有云烟笼罩的特点,写它在日照下的形态:“日照香炉生紫烟”。需要注意的是,李白没有明说这是山峰,而是直接把山峰当作香炉写。紫烟缭绕,状如仙境,第一句其实为后面写瀑布营造神奇的氛围。
二、三、四全力描写瀑布。
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写明瀑布所在的地点、观看的距离。“遥看”尤其关键,强调这是远望,非近观。只有远距离才能看到瀑布的全景,近距离是无法有三四句观感的。
这句是暗喻,是说瀑布像布一样悬挂在前川。和首句“香炉”类似,“瀑布”本来就是一个比喻,原指水流像布匹垂落。李白利用这个巧合,省去比喻词,直接用“挂”字形容。借用本地风光,巧而不失自然。
布是静止不动的,“挂”也有这种含义,但瀑布是流动的,是不是有问题?注意这是“遥看”,远距离看,景物会失去细节,远望瀑布真有白布悬挂的错觉。李白用语非常精准。
前二句,古代诗人多数能写,但三四句就属于李白的天才创造了,展示了非凡的想象力。
一尺,在唐代大概为30厘米,三千尺就是米。当然,我们读诗不可以如此坐实。“三千尺”不是丈量出来的物理长度,而是李白心中的感觉长度。在李白看来,瀑布非常雄伟。
“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有值得注意的,一是李白用“飞流”形容瀑布,因为高低落差大,瀑布比一般的河流湍急,所以“飞流”用得非常准确。同理,“直下”写瀑布从高往下流的角度,是笔直下落,不是斜的,也符合瀑布的特点。正因有“飞流”的速度、“直下”的角度、“三千尺”的落差,才会顺理成章地积蓄出第四句雄伟的气势。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比喻,“疑是”指好像。据《汉语大词典》,银河,指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的光带。九天,指天空最高处。
“银河”和“瀑布”差距极大。渺小的一条瀑布,李白竟然用宏大的星空譬喻,因此整首诗显得气魄非凡。
一般人不会将“瀑布”和“银河”联系,李白可能是第一位这样联想的。“瀑布”“银河”只有两个相似点,颜色都是白的,都是“河”。就这么两个相似点,李白居然能联系到一起,这就是天才的想象力了。
“银河”平铺于星空,而“瀑布”飞流直下,前者为水平运动,后者有高低落差,这个差异怎么解决?李白说“银河落九天”,平面流动的银河从九天降落,也有了高低落差,“银河”“瀑布”最不像的一点也解决了。无边无际的银河,从天空最高处落到地面,其冲击力无法想象。这种因比喻而来无限的冲击力,额外赋予了瀑布雄伟的气势(力量)。
总之,此诗第一、二句还算正常水平,第三、四句非李白不能道。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夸张的手法(瀑布没有米长),写瀑布的形。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比喻,写出了瀑布非凡的气势,这是神。
什么是写形?什么才是写神?不妨和唐代徐凝同题诗对比,其《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描写准确,也有比喻、夸张,但过分追求再现景物的特征,显得有形而无神,难怪苏轼要说徐诗“尘陋”,甚至专门写诗嘲笑:“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和徐凝的恶诗相比,李白此诗不仅再现了瀑布的形,更赋予了瀑布非凡的气势(神),形神兼备,确实是写景佳构。